消費者法令基地推動退回無價值汽車貸款保險

至少3.5億澳元的無用中古車貸款保險已經被賣給消費者,而消費者一般並沒有意識到。消費者行動法令基地(CALC)正在推動拿回這些錢。

據澳洲新聞網報導,消費信貸保險公司(CCI)是為了在買方因為失掉作业、疾病、受傷或逝世等情況下不能還款供给保護, 但一些卑鄙的賣家受高佣钱驅使,與不能申請保險理賠的失業和重患者簽了這種保險合同,一份2000澳元的保單佣钱可高達1800澳元。

估計過去五年賣出了17.5萬份「废物」保險,這些保險文件有時偷偷溜進購車者要簽字的成堆文書中。

官方統計數據顯示,CCI公司很少有理賠的,其间许多理賠被拒絕,或與其它類別保險比较理賠費很少,每一澳元的保費只要僅23澳分被返還給投保人。

消費者行動法令基地的總裁布羅迪(Gerard Brody)說:「我認為CCI保險公司擁有如此有限的價值,有理由制止。」

消費者行動法令基地於23日開始「中止銷售废物」活動。作為活動的一部份,該機構啟動了網站DemandARefund.com,以幫助人們把錢拿回來。

另外遭到批評的保險種類是延長保修服務的保險和「缺口」保險。

缺口保險是當汽車報廢時,將支付汽車拖欠的貸款和汽車綜合保險理賠的車款的差價。布羅迪稱,假如客戶已經有了足夠的綜合保險,或者缺口保險過於昂貴沒有價值,在許多情況下缺口保險是毫無意義的。

布羅迪認為,延長保修保險經常充满著约束,當需求維修時遭到约束使可得到的理賠過低。加上保險公司有太多的自在裁量權經常拒絕賠償

該法令基地律師剖析了35例附加保險,發現五分之一是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出售的。

澳洲人每年為CCI公司支付3.7億澳元,還不知道有多少錢花在缺口保險和延長保修期的保險上。

悉尼的沃特世(Edward Waters)買了一個延長保修期保險,但發現並沒有超過現有的製造商保修。當他試圖撤销時,賣方拒絕了。後來他發現了一個條款,能給賣方自在裁量權,能够決定拒絕任何索賠。後來在消費者行動基地的幫助下,他才得到退款。

要制止CCI公司,澳洲證券與投資委員會(ASIC)將需求首先給予產品干預權,就像金融系統調查推薦的那樣。該委員會已經對CCI公司提出高度批評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y 的頭像
    Jay

    W-News

    J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